通過 GDB 調試理解 GOT/PLT
關於 Linux 中 ELF 文件格式可參考詳細文檔《ELF_Format》,本文僅記錄筆者理解GOT/PLT的過程。
GOT(Global Offset Table):全局偏移表用於記錄在 ELF 文件中所用到的共享庫中符號的絕對地址。在程序剛開始運行時,GOT 表項是空的,當符號第一次被調用時會動態解析符號的絕對地址然後轉去執行,並將被解析符號的絕對地址記錄在 GOT 中,第二次調用同一符號時,由於 GOT 中已經記錄了其絕對地址,直接轉去執行即可(不用重新解析)。
PLT(Procedure Linkage Table):過程鏈接表的作用是將位置無關的符號轉移到絕對地址。當一個外部符號被調用時,PLT 去引用 GOT 中的其符號對應的絕對地址,然後轉入並執行。
GOT 位於 .got.plt
section 中,而 PLT 位於 .plt
section中。下面給出一示例程序: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dlib.h>
int main(int argc, char* argv[])
{
if(argc < 2)
{
printf("argv[1] required!\n");
exit(0);
}
printf("You input: ");
printf(argv[1]);
printf("Down\n");
return 0;
}
編譯該程序:
gcc -o format format.c
然後我們通過 readelf
命令來查看 format
程序的 sectioin 信息,並檢查 GOT:
從上圖可看到,該 ELF 文件共包含29個 section,有關 GOT 的重定向:
.rel.dyn
記錄了加載時需要重定位的變量,.rel.plt
記錄的是需要重定位的函數。
接下來,我們使用 gdb
來對程序進行調試,觀察程序在調用 printf()
函數時,GOT 的變化情況。
因為程序邏輯需要輸入參數,設置好參數後,在主函數處下斷點,然後運行,單步調試來到 printf()
函數調用的地方:
這裡可以看到在 0x080484ab
處指令為:
call 0x8048330 <printf@plt>
然後查看一下 0x8048330
處的代碼:
可以看到流程會跳轉到 ds[0x804a00c]
處,而 0x804a00c
是 printf()
重定位偏移(查看上面 GOT 信息圖),接著看一下後面的流程都做了什麼:
根據上面的流程分析,進行單步調試,當動態解析(_dl_runtime_resolve)完成後,流程會直接跳轉到 printf()
函數主體:
上面我們說過,當第一次調用符號時會動態解析其絕對地址並寫到 GOT 中,下次調用的時候就不用再次解析了,我們來看看這個時候原先 0x804a00c
處的指向情況:
其所指向的地址正好為第一次解析後得到的printf()
函數的入口地址。
程序中,printf()
函數的調用過程可以總結為:
總結來說就是,GOT 保存了程序中所要調用的函數的地址,運行一開時其表項為空,會在運行時實時的更新表項。一個符號調用在第一次時會解析出絕對地址更新到 GOT 中,第二次調用時就直接找到 GOT 表項所存儲的函數地址直接調用了。
(清楚上述動態解析的過程,有助於理解GOT覆寫利用)
參考
http://blog.csdn.net/anzhsoft/article/details/18776111 http://flint.cs.yale.edu/cs422/doc/ELF_Format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