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理解的邏輯地址、線性地址、物理地址和虛擬地址

本貼涉及的硬件平臺是X86,如果是其它平臺,嘻嘻,不保證能一一對號入座,但是舉一反三,我想是完全可行的。

一、概念

物理地址(physical address)

用於內存芯片級的單元尋址,與處理器和CPU連接的地址總線相對應。 ——這個概念應該是這幾個概念中最好理解的一個,但是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可以直接把物理地址理解成插在機器上那根內存本身,把內存看成一個從0字節一直到最大空量逐字節的編號的大數組,然後把這個數組叫做物理地址,但是事實上,這只是一個硬件提供給軟件的抽像,內存的尋址方式並不是這樣。所以,說它是“與地址總線相對應”,是更貼切一些,不過拋開對物理內存尋址方式的考慮,直接把物理地址與物理的內存一一對應,也是可以接受的。也許錯誤的理解更利於形而上的抽像。

虛擬內存(virtual memory)

這是對整個內存(不要與機器上插那條對上號)的抽像描述。它是相對於物理內存來講的,可以直接理解成“不直實的”,“假的”內存,例如,一個0x08000000內存地址,它並不對就物理地址上那個大數組中0x08000000 - 1那個地址元素; 之所以是這樣,是因為現代操作系統都提供了一種內存管理的抽像,即虛擬內存(virtual memory)。進程使用虛擬內存中的地址,由操作系統協助相關硬件,把它“轉換”成真正的物理地址。這個“轉換”,是所有問題討論的關鍵。

有了這樣的抽像,一個程序,就可以使用比真實物理地址大得多的地址空間。(拆東牆,補西牆,銀行也是這樣子做的),甚至多個進程可以使用相同的地址。不奇怪,因為轉換後的物理地址並非相同的。 ——可以把連接後的程序反編譯看一下,發現連接器已經為程序分配了一個地址,例如,要調用某個函數A,代碼不是call A,而是call 0x0811111111 ,也就是說,函數A的地址已經被定下來了。沒有這樣的“轉換”,沒有虛擬地址的概念,這樣做是根本行不通的。 打住了,這個問題再說下去,就收不住了。

邏輯地址(logical address)

Intel為了兼容,將遠古時代的段式內存管理方式保留了下來。邏輯地址指的是機器語言指令中,用來指定一個操作數或者是一條指令的地址。以上例,我們說的連接器為A分配的0x08111111這個地址就是邏輯地址。 ——不過不好意思,這樣說,好像又違背了Intel中段式管理中,對邏輯地址要求,“一個邏輯地址,是由一個段標識符加上一個指定段內相對地址的偏移量,表示為 [段標識符:段內偏移量],也就是說,上例中那個0x08111111,應該表示為[A的代碼段標識符: 0x08111111],這樣,才完整一些”

線性地址(linear address)或也叫虛擬地址(virtual address)

跟邏輯地址類似,它也是一個不真實的地址,如果邏輯地址是對應的硬件平臺段式管理轉換前地址的話,那麼線性地址則對應了硬件頁式內存的轉換前地址。


CPU將一個虛擬內存空間中的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,需要進行兩步:首先將給定一個邏輯地址(其實是段內偏移量,這個一定要理解!!!),CPU要利用其段式內存管理單元,先將為個邏輯地址轉換成一個線程地址,再利用其頁式內存管理單元,轉換為最終物理地址。

這樣做兩次轉換,的確是非常麻煩而且沒有必要的,因為直接可以把線性地址抽像給進程。之所以這樣冗餘,Intel完全是為了兼容而已。

2、CPU段式內存管理,邏輯地址如何轉換為線性地址

一個邏輯地址由兩部份組成,段標識符: 段內偏移量。段標識符是由一個16位長的字段組成,稱為段選擇符。其中前13位是一個索引號。後面3位包含一些硬件細節,如圖:

最後兩位涉及權限檢查,本貼中不包含。

索引號,或者直接理解成數組下標——那它總要對應一個數組吧,它又是什麼東東的索引呢?這個東東就是“段描述符(segment descriptor)”,呵呵,段描述符具體地址描述了一個段(對於“段”這個字眼的理解,我是把它想像成,拿了一把刀,把虛擬內存,砍成若干的截——段)。這樣,很多個段描述符,就組了一個數組,叫“段描述符表”,這樣,可以通過段標識符的前13位,直接在段描述符表中找到一個具體的段描述符,這個描述符就描述了一個段,我剛才對段的抽像不太準確,因為看看描述符裡面究竟有什麼東東——也就是它究竟是如何描述的,就理解段究竟有什麼東東了,每一個段描述符由8個字節組成,如下圖: 這些東東很複雜,雖然可以利用一個數據結構來定義它,不過,我這裡只關心一樣,就是Base字段,它描述了一個段的開始位置的線性地址。

Intel設計的本意是,一些全局的段描述符,就放在“全局段描述符表(GDT)”中,一些局部的,例如每個進程自己的,就放在所謂的“局部段描述符表(LDT)”中。那究竟什麼時候該用GDT,什麼時候該用LDT呢?這是由段選擇符中的T1字段表示的,=0,表示用GDT,=1表示用LDT。

GDT在內存中的地址和大小存放在CPU的gdtr控制寄存器中,而LDT則在ldtr寄存器中。

好多概念,像繞口令一樣。這張圖看起來要直觀些: 首先,給定一個完整的邏輯地址[段選擇符:段內偏移地址], 1、看段選擇符的T1=0還是1,知道當前要轉換是GDT中的段,還是LDT中的段,再根據相應寄存器,得到其地址和大小。我們就有了一個數組了。 2、拿出段選擇符中前13位,可以在這個數組中,查找到對應的段描述符,這樣,它了Base,即基地址就知道了。 3、把Base + offset,就是要轉換的線性地址了。

還是挺簡單的,對於軟件來講,原則上就需要把硬件轉換所需的信息準備好,就可以讓硬件來完成這個轉換了。OK,來看看Linux怎麼做的。

3、Linux的段式管理

Intel要求兩次轉換,這樣雖說是兼容了,但是卻是很冗餘,呵呵,沒辦法,硬件要求這樣做了,軟件就只能照辦,怎麼著也得形式主義一樣。 另一方面,其它某些硬件平臺,沒有二次轉換的概念,Linux也需要提供一個高層抽像,來提供一個統一的界面。所以,Linux的段式管理,事實上只是“哄騙”了一下硬件而已。

按照Intel的本意,全局的用GDT,每個進程自己的用LDT——不過Linux則對所有的進程都使用了相同的段來對指令和數據尋址。即用戶數據段,用戶代碼段,對應的,內核中的是內核數據段和內核代碼段。這樣做沒有什麼奇怪的,本來就是走形式嘛,像我們寫年終總結一樣。 include/asm-i386/segment.h

#define GDT_ENTRY_DEFAULT_USER_CS        14
#define __USER_CS (GDT_ENTRY_DEFAULT_USER_CS * 8 + 3)

#define GDT_ENTRY_DEFAULT_USER_DS        15
#define __USER_DS (GDT_ENTRY_DEFAULT_USER_DS * 8 + 3)

#define GDT_ENTRY_KERNEL_BASE        12

#define GDT_ENTRY_KERNEL_CS                (GDT_ENTRY_KERNEL_BASE + 0)
#define __KERNEL_CS (GDT_ENTRY_KERNEL_CS * 8)

#define GDT_ENTRY_KERNEL_DS                (GDT_ENTRY_KERNEL_BASE + 1)
#define __KERNEL_DS (GDT_ENTRY_KERNEL_DS * 8)

把其中的宏替換成數值,則為:

#define __USER_CS 115        [00000000 1110  0  11]
#define __USER_DS 123        [00000000 1111  0  11]
#define __KERNEL_CS 96      [00000000 1100  0  00]
#define __KERNEL_DS 104    [00000000 1101  0  00]

方括號後是這四個段選擇符的16位二製表示,它們的索引號和T1字段值也可以算出來了

__USER_CS              index= 14   T1=0
__USER_DS               index= 15   T1=0
__KERNEL_CS           index=  12  T1=0
__KERNEL_DS           index= 13   T1=0

T1均為0,則表示都使用了GDT,再來看初始化GDT的內容中相應的12-15項(arch/i386/head.S):

        .quad 0x00cf9a000000ffff        /* 0x60 kernel 4GB code at 0x00000000 */
        .quad 0x00cf92000000ffff        /* 0x68 kernel 4GB data at 0x00000000 */
        .quad 0x00cffa000000ffff        /* 0x73 user 4GB code at 0x00000000 */
        .quad 0x00cff2000000ffff        /* 0x7b user 4GB data at 0x00000000 */

按照前面段描述符表中的描述,可以把它們展開,發現其16-31位全為0,即四個段的基地址全為0。

這樣,給定一個段內偏移地址,按照前面轉換公式,0 + 段內偏移,轉換為線性地址,可以得出重要的結論,“在Linux下,邏輯地址與線性地址總是一致(是一致,不是有些人說的相同)的,即邏輯地址的偏移量字段的值與線性地址的值總是相同的。!!!”

忽略了太多的細節,例如段的權限檢查。呵呵。

Linux中,絕大部份進程並不例用LDT,除非使用Wine ,仿真Windows程序的時候。

4.CPU的頁式內存管理

CPU的頁式內存管理單元,負責把一個線性地址,最終翻譯為一個物理地址。從管理和效率的角度出發,線性地址被分為以固定長度為單位的組,稱為頁(page),例如一個32位的機器,線性地址最大可為4G,可以用4KB為一個頁來劃分,這頁,整個線性地址就被劃分為一個tatol_page[2^20]的大數組,共有2的20個次方個頁。這個大數組我們稱之為頁目錄。目錄中的每一個目錄項,就是一個地址——對應的頁的地址。

另一類“頁”,我們稱之為物理頁,或者是頁框、頁楨的。是分頁單元把所有的物理內存也劃分為固定長度的管理單位,它的長度一般與內存頁是一一對應的。

這裡注意到,這個total_page數組有2^20個成員,每個成員是一個地址(32位機,一個地址也就是4字節),那麼要單單要表示這麼一個數組,就要佔去4MB的內存空間。為了節省空間,引入了一個二級管理模式的機器來組織分頁單元。文字描述太累,看圖直觀一些:

Snap1.jpg 如上圖,

  • 1、分頁單元中,頁目錄是唯一的,它的地址放在CPU的cr3寄存器中,是進行地址轉換的開始點。萬裡長徵就從此長始了。
  • 2、每一個活動的進程,因為都有其獨立的對應的虛似內存(頁目錄也是唯一的),那麼它也對應了一個獨立的頁目錄地址。——運行一個進程,需要將它的頁目錄地址放到cr3寄存器中,將別個的保存下來。
  • 3、每一個32位的線性地址被劃分為三部份,面目錄索引(10位):頁表索引(10位):偏移(12位) 依據以下步驟進行轉換:
  • 1、從cr3中取出進程的頁目錄地址(操作系統負責在調度進程的時候,把這個地址裝入對應寄存器);
  • 2、根據線性地址前十位,在數組中,找到對應的索引項,因為引入了二級管理模式,頁目錄中的項,不再是頁的地址,而是一個頁表的地址。(又引入了一個數組),頁的地址被放到頁表中去了。
  • 3、根據線性地址的中間十位,在頁表(也是數組)中找到頁的起始地址; 4 、將頁的起始地址與線性地址中最後12位相加,得到最終我們想要的葫蘆;

這個轉換過程,應該說還是非常簡單地。全部由硬件完成,雖然多了一道手續,但是節約了大量的內存,還是值得的。那麼再簡單地驗證一下: 1、這樣的二級模式是否仍能夠表示4G的地址; 頁目錄共有:2^10項,也就是說有這麼多個頁表 每個目表對應了:2^10頁; 每個頁中可尋址:2^12個字節。 還是2^32 = 4GB

2、這樣的二級模式是否真的節約了空間; 也就是算一下頁目錄項和頁表項共佔空間 (2^10 4 + 2 ^10 4) = 8KB。哎,……怎麼說呢!!!

紅色錯誤,標註一下,後文貼中有此討論。。。。。。 按<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>中的解釋,二級模式空間的節約是從兩個方面實現的: A、如果一級頁表中的一個頁表條目為空,那麼那所指的二級頁表就根本不會存在。這表現出一種巨大的潛在節約,因為對於一個典型的程序,4GB虛擬地址空間的大部份都會是未分配的; B、只有一級頁表才需要總是在主存中。虛擬存儲器系統可以在需要時創建,並頁面調入或調出二級頁表,這就減少了主存的壓力。只有最經常使用的二級頁表才需要緩存在主存中。——不過Linux並沒有完全享受這種福利,它的頁表目錄和與已分配頁面相關的頁表都是常駐內存的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頁目錄和頁表中的項,都是4個字節,32位,但是它們都只用高20位,低12位屏蔽為0——把頁表的低12屏蔽為0,是很好理解的,因為這樣,它剛好和一個頁面大小對應起來,大家都成整數增加。計算起來就方便多了。但是,為什麼同時也要把頁目錄低12位屏蔽掉呢?因為按同樣的道理,只要屏蔽其低10位就可以了,不過我想,因為12>10,這樣,可以讓頁目錄和頁表使用相同的數據結構,方便。

本貼只介紹一般性轉換的原理,擴展分頁、頁的保護機制、PAE模式的分頁這些麻煩點的東東就不囉嗦了……可以參考其它專業書籍。

5.Linux的頁式內存管理

原理上來講,Linux只需要為每個進程分配好所需數據結構,放到內存中,然後在調度進程的時候,切換寄存器cr3,剩下的就交給硬件來完成了(呵呵,事實上要複雜得多,不過偶只分析最基本的流程)。

前面說了i386的二級頁管理架構,不過有些CPU,還有三級,甚至四級架構,Linux為了在更高層次提供抽像,為每個CPU提供統一的界面。提供了一個四層頁管理架構,來兼容這些二級、三級、四級管理架構的CPU。這四級分別為:

頁全局目錄PGD(對應剛才的頁目錄) 頁上級目錄PUD(新引進的) 頁中間目錄PMD(也就新引進的) 頁表PT(對應剛才的頁表)。

整個轉換依據硬件轉換原理,只是多了二次數組的索引罷了,如下圖:

那麼,對於使用二級管理架構32位的硬件,現在又是四級轉換了,它們怎麼能夠協調地工作起來呢?嗯,來看這種情況下,怎麼來劃分線性地址吧! 從硬件的角度,32位地址被分成了三部份——也就是說,不管理軟件怎麼做,最終落實到硬件,也只認識這三位老大。 從軟件的角度,由於多引入了兩部份,,也就是說,共有五部份。——要讓二層架構的硬件認識五部份也很容易,在地址劃分的時候,將頁上級目錄和頁中間目錄的長度設置為0就可以了。 這樣,操作系統見到的是五部份,硬件還是按它死板的三部份劃分,也不會出錯,也就是說大家共建了和諧計算機系統。

這樣,雖說是多此一舉,但是考慮到64位地址,使用四層轉換架構的CPU,我們就不再把中間兩個設為0了,這樣,軟件與硬件再次和諧——抽像就是強大呀!!!

例如,一個邏輯地址已經被轉換成了線性地址,0x08147258,換成二制進,也就是: 0000100000 0101000111 001001011000 內核對這個地址進行劃分 PGD = 0000100000 PUD = 0 PMD = 0 PT = 0101000111 offset = 001001011000

現在來理解Linux針對硬件的花招,因為硬件根本看不到所謂PUD,PMD,所以,本質上要求PGD索引,直接就對應了PT的地址。而不是再到PUD和PMD中去查數組(雖然它們兩個在線性地址中,長度為0,2^0 =1,也就是說,它們都是有一個數組元素的數組),那麼,內核如何合理安排地址呢? 從軟件的角度上來講,因為它的項只有一個,32位,剛好可以存放與PGD中長度一樣的地址指針。那麼所謂先到PUD,到到PMD中做映射轉換,就變成了保持原值不變,一一轉手就可以了。這樣,就實現了“邏輯上指向一個PUD,再指向一個PDM,但在物理上是直接指向相應的PT的這個抽像,因為硬件根本不知道有PUD、PMD這個東西”。

然後交給硬件,硬件對這個地址進行劃分,看到的是: 頁目錄 = 0000100000 PT = 0101000111 offset = 001001011000 嗯,先根據0000100000(32),在頁目錄數組中索引,找到其元素中的地址,取其高20位,找到頁表的地址,頁表的地址是由內核動態分配的,接著,再加一個offset,就是最終的物理地址了。